行程景點閱讀心得
孫澎華
咒詛?榮耀之地—各各他
信主時單單純純時候到了就信了,對耶穌的一些事蹟也不是很清楚明白。第一次聽到各各他沒有太大的感覺,這不就是聖經的一個地名嗎?直到看到「髑髏地」三個字心中才一驚這是甚麼地方啊?叫這麼可怕的名字?
教會每個月第一周擘餅領聖餐,多年來我也是如常一樣領餐行禮如儀。不知是哪一次,我負責領餐公禱時,想到 主耶穌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個過程時我哽咽流淚。我們都明白 救主耶穌”救贖”的偉大,世上無一人更無別神可以做到。當我思想這整個過程的時候,經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第二次又去禱告說: 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太26:42)「第三次禱告,說的話還是和先前的一樣。」(太26:44) 那時的耶穌是怎麼樣的心情呢?
當耶穌往「髑髏地」前進時,被鞭打過的身軀、荊棘編的冠冕、拿葦子打他的頭、吐唾沫在他的臉上…。耶穌受傷的身體、受屈辱的心靈、揹著如此沉重的十字架走在往「各各他」的路上。這一幕,彷彿往日重現;這一幕,彷彿我也在其中…。「他們就在那裏釘他在十字架上…」(約19:18) 當我們縫衣服不小心被針刺到都會哀叫一聲,你可曾想過用大鐵釘「釘」穿你的手掌?「釘」穿你的腳掌?這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啊?想到這裡更深的體會「主的愛」,他用如此痛苦的方式來救贖我們,用如此羞辱的方式來愛我們。主愛真是長闊高深遍及地極,主愛也令人無法測度,不管是誰他都愛,不管我們做了甚麼令他傷心的事他依然愛我們,這樣的愛有甚麼可以比擬呢?
好喜歡這首詩歌: 我相信一山岡名叫各各他
一、當我們走過變幻莫測的塵世 有些事情常令人疑惑
但是世上最重要的一些事情 我們卻完全不能掌握
二、我相信那被釘十架的主耶穌 有能力使新生命來臨
因他使我完全改變賜下新生命 十字架使我生命更新
三、我相信這個短暫虛無的生命 有一天將要歸於無有
但信心卻能勝過黑暗與死亡 並領我會見我的良友
副歌 我相信一山岡名叫各各他 我相信這永恆代價
當歲月漸漸消失 世界成過去 我仍然依靠古老十架
我常常跟我的朋友提起,幸好我信主了!幸好我有一個穩定聚會的教會!不然,現在的我不知會是如何?我是山東人、O型血、獅子座、排行老么(爸爸50歲才生我,好像把我當孫子帶)。從小反骨、小學老師給的評語多是「伶牙俐齒」、仗義執言、自覺有理就不饒人。還記得小學生時期當過幾屆班長,老師委與重任,管秩序時也學老師將手背在身後,遇到不乖的同學就大聲斥責。那時的自己自以為威風,現在想來我是多惹人厭啊!畢業後工作時雖不能說是一番風順,但也深得老闆器重。不但職位高薪水也高,現在想來或許氣焰也高。
40歲是我人生的轉戾點,我信主了!感謝神,把從小是天主教兒童主日學的小朋友找回來了。感謝神,他一點點的改變了我。感謝神,他讓我反省到過去的我是多麼不堪。感謝神,我願意去關心周遭的人。感謝神,我願意去愛那不可愛的人。就像這首詩歌說的變幻莫測的塵世、短暫虛無的生命都會過去,我們都無法掌握。近幾年,國際上不斷發生的IS恐怖攻擊事件更讓世人陷入恐慌之中。感謝神,我是他的兒女沒有懼怕!因為「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7) 經文好幾處都提到「…因為耶和華就是我的神,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髑髏」二字令我觸目驚心,聽說這座山遠遠看去就像一個骷髏頭,是羅馬統治者鎮壓並處死猶太人的刑場。各各他原是咒詛之地?但因著耶穌成為榮耀之地。因著主耶穌的寶血、生命的水,使我的罪得赦免,也使我脫離罪惡的權勢。雙重的救恩都是從十字架上的主耶穌留下來的,完全的救恩!奇妙的救恩!感謝主,因著他在各各他的被釘十字架改變了我的生命。這次的聖地之旅,我第一個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各各他」。星期六拿到行程手冊時好高興,真感謝老師的精心製作。把各個景點都用地圖明確的標示地區,真是好用心。但翻閱了幾次,遍尋不著「各各他」的圖片及詳細介紹,心中有些失望呢!想必另有原因吧?只好等待二月二十一號的來臨了。
撒瑪利亞惡人?
我還很有興趣的是「撒瑪利亞城遺址」。他是一個風景優美、防禦堅固、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掌控南北通商大道。舊約聖經說,撒瑪利亞是以法蓮的〝首都〞,而以法蓮是十部族以色列國的首要部族,因此撒瑪利亞也就成為以色列國的首都。(賽7:9) 如此看來,在士師時期,撒瑪利亞可能和新約時期的耶路撒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經過世代交替,最後,撒瑪利亞城因為崇拜偶像、道德墮落及一直藐視上帝的律法和原則而遭受毀滅。(王下17:7-8) 撒瑪利亞滅亡後,一些先知警告那些漠視上帝吩咐的人,要引以為戒。
福音傳遍地極—耶穌復活升天時告訴門徒「你們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做我的見證。」因著使徒們的各處宣教,傳揚主耶穌的名,基督教會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建立起來。可見,耶穌對撒瑪利亞的重視,希望他們可以回轉向神。新約中提到的撒瑪利亞婦人及好撒瑪利亞人都是我想去這地方看看的原因。婦人原本的生活不潔紊亂,聽了耶穌的教導就改變了對主的認識。之後,她到了城裡對眾人做見證也帶領許多人信主。
正統猶太人鄙視撒瑪利亞人,從猶大到加利利直接北上就好但他們非要繞路而行只為了不經過撒瑪利亞。當然因為兩族人有不少的愛恨情仇我們姑且不論,但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耶穌用祭司、利未人和撒瑪利亞人做比喻,以現代職業講,祭司、利未人就是牧師、長老,也或者是宗教家、社會福利工作者。律法師問的是「誰是我的鄰居?」而耶穌的回答是「你要當別人的鄰居、你要愛你的鄰居。」耶穌為什麼會用撒瑪利亞人比喻為慈心的人呢?可能是提醒我們不要自以為是自以為聖潔,撒瑪利亞人雖被認為是不潔的但他一樣也是有愛心的。「猶太人跟撒瑪利亞人不相往來。」(約4:9) 這也讓我想到,人都有挫折、悲傷的時候;當你陷入困境時,誰是你的撒瑪利亞人呢?感謝主,在我人生面臨絕境時,有愛我的家人;幫助我鼓勵我的李耕心牧師和林蜀玉姊妹,因著他們的關懷讓我從死蔭幽谷中翻轉生命。也期許自己成為一個有慈心的撒瑪利亞人。
撒瑪利亞城,我來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