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台記要

我「望」故我在
經文:啟示錄廿二章12-14節                           李耕心牧師                                                              
壹、前言
    「靈裡合一的信仰視角」(七):基督再來。基督第一次來,帶著愛,為了救贖;基督再來,帶著審判,為了賞賜。第一次與第二次之間的歲月,神學名詞提到已然未然,已經擁有永生,但仍未進入永生,這個過程,不論我們的生命有多長,重要的是末世生活的態度,要有堅定的「盼望」。
貳、內文
一、盼望公義的「審判」→可以不羞愧(啟廿二12)
1.耶穌的宣告:耶穌再來是必定的,祂曾多次宣告「我必快來」,祂要在榮耀中降臨,眾人都要看見祂帶著審判的權柄。日期是隱藏的,但有些預兆:離道叛教的事、人心自私自利、看重物質慾望、天災人禍、苦難戰爭、教會冷淡、以色列選民回國、敵基督出現、福音傳遍地極…
2.公義的審判:啟示錄提到白色大寶座的審判,對拒絕救恩的人→寬容的期限到了;對魔鬼→結束祂的權勢;對信徒→按行為報答,實現承諾。這三方面,讓我們現今生活無解的問題,都可以得到答案。
3.信徒的預備:我們在主裡是有盼望的,因為神給我們的不僅是肉身的幸福快樂平安,也給我們屬天的榮耀,讓我們沒有一件事叫我們羞愧。同樣的,因著這個盼望,我們行事為人更加儆醒,也不要愧對神,我們總是不夠愛人,不夠愛神,但仰望神,每天靠主得勝一切的試探與軟弱。在人面前,在神面前,做每一個決定,都不要過羞愧的日子!
二、盼望豐盛的「賞賜」→可以不自誇(啟廿二14)
1.耶穌的宣告:得賞賜,這不是功利主義,這是神的應許,祂是信實的,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說給必給,絕不食言。「…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十42)
2.豐盛的賞賜:神的賞賜是豐盛的,現在就有,將來更滿。信心、愛心、平安、喜樂、恩典…這些都不是你想要就可以有的,是神的賞賜,用來成全聖徒及建造教會的。如果我們汲汲營營想要得這個得那個,通常是疲乏困倦又傷痕累累的,這些不是從神來的。另一種將來的盼望就更不得了啦!新天新地、黃金街、碧玉城、永遠與神同在、沒有黑夜、沒有死亡…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人有福了。
3.信徒的預備:上帝給我們現在的許多恩典,是用來感恩的,但我們卻常常用來炫耀自誇。這個世界教導我們分享一些風光得意的事,遮掩失敗不足的事,有分享欲不是壞事,但若是想得到世界的肯定和世人的掌聲,聖經把這些定為「假冒為善的人」,諸如:站在十字路口禱告,施捨的時候吹號…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也得了人的榮耀,但得不到天父的賞賜。12年前,教會財務在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一位陌生的老弟兄奉獻120萬元,這是他的遺產之一,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他的身分地位和故事,女兒和媽媽來過一次主日,想看看他們父親奉獻的教會,卻不讓我們感謝和張揚,因為神知道就好。當下,我真的眼淚就掉下來了,低調才是王道,這是我們該預備的動人生命。
三、盼望積極的「等候」→可以不抱怨(帖前五5)
1.耶穌的宣告:耶穌一直宣告,祂來的日子,沒人知道,因為不希望我們作假面功夫,應付祂的審判,神是無所不知的,怎會不知道你我現在生命的光景,祂要我們保持儆醒積極的等候,等候主來或等候見主。
2.積極的等候:黑夜的等,如同世俗的「等」是消極的,還常常是負面的,叫我們焦慮、擔心;基督徒因為對神的信靠,有一種極大、積極、正面的態度,這是白晝的等。
3.信徒的預備:操練「不抱怨」也是末世生活的重要課題。抱怨怎麼來的?不滿足來的、愛比較來的、羨慕來的。上帝不給你的東西,不是讓你用來抱怨的。末世生活,神的兒女一面積極的倚靠主,服事主,一方面又等候主,就會有一種喜悅,是以主為滿足。最近我也開始操練每天讚美神十件事,感謝是聚焦在自己身上,代禱是聚焦在別人身上,讚美是聚焦在神身上,我們可以每天以讚美神代替抱怨,讚美神可以把你從屬地的生活帶到屬天的生命,這是何等喜樂的事。
參、結語   
等候耶穌再來的歲月,不需要別人的肯定,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是因著永恆的盼望,你我在積極等候中,每一天都能活出精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