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台記要

彼得和耶路撒冷教會
經文:使徒行傳十一章1-18節                          Suni宣教士
壹、前言
Apa kabar (印尼文:你們好嗎)?我是一個「本地宣教士」,做的是家門口的宣教──關心從外國來到臺灣的印尼移工;我去學印尼話,是想要跟印尼移工做朋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信息是彼得跟耶路撒冷教會。
內文
一、背景思想
我們先從使徒行傳十一章1-18節來思想幾個問題:
1.耶路撒冷教會如何看待彼得為外邦人施洗?照理講為外邦人施洗應該是快樂的事情,可是耶路撒冷教會卻是有疑慮的;因為舊約禁止猶太人吃不潔淨的食物(利11),外邦人則不受食物典章的限制。猶太人因不知外邦人的食物來源,為免誤食不潔之物,所以從來不跟外邦人一起吃飯。
2.彼得原先如何看待為外邦人施洗的事件呢?彼得是傳統的猶太人,他應該對外邦人施洗的事情,原本也是持反對意見的人,但上帝在哥尼流事件中接連三次讓彼得看見異象,告訴他: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
3.上帝為何要特別揀選彼得來做這件事情呢?救恩臨到外邦人是很大的事情,所以上帝要找一個有代表性的人來做──彼得是使徒之首、天國鑰匙在他身上(太16:19),他在耶路撒冷教會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和巴拿巴應該都是成全保羅成為外邦使徒的屬靈長輩。所以,上帝使用保羅之前,先要開啟彼得的眼光,讓彼得可以成為保羅的遮蓋。
二、彼得以見證回應耶路撒冷教會的控告
從經文分段,我們可以看見彼得把第十章發生的許多事情,在十一章時簡單講解給耶路撒冷教會聽:第一個便講到他在約帕看見的異象(4-10節),並有哥尼流去邀請彼得做為異象的印證、彼得知道哥尼流是奉天使的吩咐而來(13-14節);於是,他便遵從去了該撒利亞(11-12節);當他去到哥尼流家裡講道的時候,才開始講聖靈就降在哥尼流一家身上,看見是上帝的工作,所以彼得不敢攔阻(15-17節);當他報告完,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就不言語了,只把榮耀給神(18節)。
三、以自己見證回應教會的邀請
接下來,我也用自己的見證來分享我怎麼進入目前服事的領域:我和彼得一樣是個傳統的傳道人,神學院畢業後就在工業福音團契(簡稱:工福)向勞工朋友傳道。我受呼召服事基層的勞力工作者,早期我面對臺灣越來越多的外勞引進,原本熟悉的傳福音對象變成語言不通、國情文化差異很大的泰國人、菲律賓人、印尼人,曾經逃跑──那是我離開工業福音團契的原因。之後在新竹信義神學院擔任向基層傳福音訓練課程的員工,也曾在中國大陸民工群體中擔任聖經教師。
2017年,我準備從教會工作屆齡退休,也尋求下一步──當年多次帶領《把握時機》宣教訓練課程,踏出舒服圈、向萬國萬民傳福音的話說多了,自己覺得應該也身體力行、有行動,想起之前從工福逃跑的虧欠。所以,我接受了前線差會的邀請,開始在本地向印尼人傳福音。一開始我先學語言、觀摩別的機構、接受差會訓練,接著自己找配合的印尼教會繼續學習印尼語,和願意向印尼外勞傳福音的教會有配搭:1.永和基督教會:一個有很多新住民,並支持著我的教會,當我想辦勞動節送衣活動時,教會動員了十幾個人會說印尼話和英語的姊妹們來幫忙。2.天母福音堂:教會黃傳道是印尼出生的華人,希望學習簡單的印尼話,結果來了五、六個年長的姊妹;我們組成小組,在公園福音佈道。3.林森南路禮拜堂:成立小組學習語言也為印尼移工禱告,老人日托中心設立後,為帶長輩來上課的移工辦活動。4.樹林長老教會:曉鈴一起學印尼語,也來觀摩公園佈道,後來她找到同伴,開始在樹林的移工關懷工作,成為見證。5.宜蘭內城教會:搬到宜蘭後,透過旁邊的榮總和老人學校,從我的退休和休養身體之餘,開始向周圍的外籍移工傳福音。
參、結語
我就是一個引路的人,很多時候,不一定,你很厲害,做很多的事,只要用可以的方式對周圍的人微笑、關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