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我是」在你家
經文:約翰福音六章35節、八章12節、十章7節、十章11節、十一章25節、十四章6節、十五章1節 王良玉老師
壹、前言
七個「我是」在你家,這個家是你家、我家,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教會。舊約中的「我是」就是神名字的字面意義,當神說祂的名為「我是」,亦即別的「不是」;新約中,耶穌七次將耶和華的名「我是」用在自己身份的比喻上,所以就出現了七個「我是」。
貳、內文
一、飢餓有糧、行路有光
1.我是生命的糧(6:35):耶穌第一次用「我是」這樣的稱呼,發生在五餅二魚及耶穌履海的神蹟後,那時很多人來找祂,耶穌便直接點出動機:你們來找我是為了吃餅得飽。然而耶穌說自己是生命的糧,並不是為了人物質的好處,而是解決人因不聽神的話而造成的飢渴,當我們樂意讀神的話、明白祂心意,神不會讓我們失望,會有其豐盛的供應(太5:6、賽55:1)。
*應用時需有的自我認知──道與生命不可分(5:39-40):一個屬神的人,神的話與其生命應該是連在一起的;看重聖經:長期沒有靈修生活是跌倒的四大原因之一,我們需用聖經面對工作、婚姻、家庭、親子的困難。
2.我是世界的光(8:12):「光」是約翰福音的主題之一,出現23次;本節為第七章起燈火通明的住棚節過後,聖殿的光慢慢熄滅、沒那麼亮後耶穌所宣告。在黑暗裡什麼都看不見,但只要有一絲絲光在腳前,就引導我們可以走向出口與光明。
*應用時需有的自我認知──我的燈需要油:耶穌是光,我們也要發光、影響周圍的人,不要看輕自己,而不疲乏的屬靈秘訣是讚美,故要警醒感恩;作個得勝者:耶穌是得勝者(16:33),面對主再來、要交帳,我們彼此勉勵作得勝者,對神的真理要多懂一點、事奉更進深、對神的心意更明白。
二、出入有門、生活有牧
3.我是羊的門(10:7):以色列的牧羊人早上把羊帶出羊圈吃喝、傍晚帶回,若走遠無法當天回來,在野地會用樹枝作簡易羊圈把羊趕進去後,自己躺在空處,如此一來,夜晚羊想出、野獸想入,都會踩在牧羊人身上,他就是那個門,他知道羊圈發生的所有事;耶穌知道我們的光景、與我們同在,我們感恩。
*應用時需有的自我認知──作個守望者:在家庭、在教會,對家人們要關心並要禱告;作個受教者,好好過教會生活,按部就班成長得豐盛生命。
4.我是好牧人(10:11):「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耶穌是牧人也是僕人,以僕人心態作領袖的牧養事工。
*應用時需有的自我認知──捨己:放下自己(尊嚴、主觀、喜好…)、向自己死,如:跟家人道歉、恢復和好。
三、死生有望、結果有成
5.我是復活與生命(11:25):背景為拉撒路死了,耶穌與馬大的對話。
*應用時需有的自我認知──死亡不是終結(來2:14-15):因為耶穌已經得勝,衝破死亡的藩籬,我們也要活出美好見證;信心不是口號也不是格言。
6.我是道路、真理、生命(14:6):這是耶穌說那條路你們還不能去、多馬追問那條路是什麼時,耶穌的回答。耶穌說祂是道路──我們要行;是真理──我們要信;是生命──我們要活。祂是中保,藉著祂,我們能到父那裡去,藉著祂,應許能完全被成就。
*應用時需有的自我認知──復歸生命的本源: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之後,一步一步在中間走;走生命的路:與神和好、與信徒和睦、傳和平的福音;唯獨基督-傳全備的福音:分清楚福音的內容(神人罪恩信)與結果(喜樂平安),傳清楚是我們的責任。
7.我是真葡萄樹(15:1):當網路世界這麼虛擬,能把不存在的餐廳,營銷到倫敦排名第一,但約翰福音裡面講的都是真的──這是我們的主,祂所講的不會落空;葡萄樹與枝子比喻的重點是跟主連在一起,就會有生命。
參、結語
這些放在自己、家人、工作、教會都是一樣的,七個「我是」讓我們飢餓有糧、行路有光、出入有門、生活有牧、死生有望、結果有成,以致於有豐盛的人生。